安捷伦GCMS内标法定量简介(以5975 为例) 一、 内标法基础回顾(包括外标法的概念) 1. 定量响应值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结构)的不同,在气相色谱检测器(FID,TCD,FPD,ECD,MSD 等)上的响应会不同。相同量的同种物质对不同检测器响应不同。相同量的不同物质对于同一种检测器响应不同。在质量选择检测器(MSD)上,物质的化学结构不同,电离电位不同,需要的电离能量不同,裂解碎片不同,裂解碎片丰度不同,这样得到的质量离子色谱图的峰面积或峰高也不同(当然总离子色谱图的峰面积也不同)。直接用响应信号定量,必然导致较大误差。故引入响应因子或校正因子。定量响应因子或校正因子对检测器产生的信号加以校正,校正后的峰面积可以定量的代表物质的含量。例如图 1 中 A, B, C 三个化合物的有不同的含量和峰面积。 图 1 响应值 S,即为某一物质(组分)在检测器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电信号,峰高,峰面积等, 本篇均采用峰面积为例, 包括下面的校正因子计算,内标法计算等),例如一定质量(m )的某一物质通过检测器在工作站或积分仪上产生峰面积为A,则可用下式表示: 绝对响应值 S‟ i = Ai / mi (式中:mi -----i 组分的量;S‟i -----i 组分的校正因子;Ai----i 组分的峰面积) 绝对响应值 S 就是单位量物质通过检测器时产生的信号强度(电信号,峰高,峰面积等),也成为绝对灵敏度。一个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就是该化合物的含量除分析这个校正混合物时该化合物的峰面积(或峰高)的值。绝对响应值校正了检测器对不同化合物的响应能力。 当校正样和未知样品在同样的条件下分析时,外标法是基本的定量方法。未知样品的结果与校正样的结果相比较从而计算出未知物的含量。 外标法使用绝对响应。响应因子从校正表中得到并可储存。在分析后面的样品时,响应因子被用于计算化合物的含量。使用这种计算方法必须注意一点,即每次运行的进样量必须是一致的。 或者讲每一组分的检测面积除以其已知的含量得到各自的响应值。 例如图1 中 A 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 S‟ A=3000(假如单位为 pA*sce)/100(假如单位为 ng 或 ppm)=30 B 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 S‟ B=2500/80=31.25 C 化合物的绝对响应值 S‟ C=4000/200=20 组分的面积乘以响应值得到其含量(或浓度), 即外标法:m i = Ai S‟ i m i = Ai /S‟ i 外标法优点是:快速简单, 只要待测组分出峰且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