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吃手的孩子”也可爱幼儿教学故事“吃手的孩子”也可爱幼儿教学故事 有一次,在幼儿玩娃娃家游戏中,老师看见思思当了娃娃家的妈妈,正和小伙伴可可用“香蕉电话机”通话对话了几句,可可放下电话机去小便了。老师灵机一动,看准时机,就拿起“香蕉电话机”和思思通起话。 “您好!思思,您是娃娃家的妈妈,您的娃娃呢?” “娃娃睡着了,我就打电话聊天了。” “好的,可您要看看,您的娃娃睡觉会吃手指吗?” “有的时候吃的,有的时候不吃。” “您允许娃娃有的时候吃手吗?” “手洗干净了,指甲剪掉了,就可以吃手了。”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睡觉就应该不吃手指,娃娃也能香香的睡着。您试试看。” “知道了,我会看好娃娃,不让她吃手指的。” “好的,您当个称职的妈妈,下次,还可以当娃娃的妈妈。” “好的,谢谢老师!” 老师此时目的达到了,就轻松地放下了“香蕉电话机”。 在整个游戏活动,思思确实是个称职的妈妈。不知,思思在午睡中,有否改观。老师注意观察发现,思思在偷偷地注视老师,当两人的目光相遇是,老师朝她笑了笑,思思也笑了,心领神会,自觉把手放进被子里,一会儿就香香的睡着了。 我班的思思是个挺聪慧可爱的小女孩,能说会道,讨人喜爱。就是睡觉时,要把手指含在嘴里,才能睡着。假如家人把她的手从嘴里拉出来,她就会翻来翻去睡不着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趁不注意,就又把手含在嘴里,一会儿就会睡着了。久而久之,已成习惯。因此,家长没办法,特头痛。自从上了幼儿园,要老师帮助孩子纠正这个不良习惯。对于孩子吃手的顽固执着,老师用了许多方法,讲道理,说危害,陪睡检查提醒等,效果甚微。 孩子的不良习惯的形成,究其原因,有的是成人认为孩子小,不必较真,随意放任,习惯成自然造成的。当不良习惯形成了,问题严重了,成人往往又会以强硬方法迫使其改正,有打骂的,涂辣椒水的,有贴胶布的,有带手套的,幼儿很反感,反而认为,手洗掉了辣椒水,不贴胶布,不带手套,手用洗手液洗干净了,就可以吃手指了结果,不良习惯没有改掉,反而严重。 当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就会很投入,就把自己当成了娃娃的妈妈,像妈妈一样,有责任照管好自己的娃娃。这次,老师在恰当的时机,适时的介入,自然轻松地与“思思妈妈”沟通,把思思的不良习惯,转移到娃娃身上引导思思检查督促娃娃养成好习惯。大家都知道,娃娃的手根本不会自己放在嘴里吃,这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