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生平(略)和教育思想(详)。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字、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文中孔子的弟子们的志向,树立自己正确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了解重点字、词、句意思,能够通译全文 3.以“志”为文章的核心,了解四位学生的性格和志向,以及孔子对他们各自的评价,讨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准备。 范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山东旅游么?假如有同学去过,那么一定去过孔庙。孔庙是为了纪念谁啊?(孔子。)对,就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今日啊,我们就要走进今日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走进孔子的课堂。 (二)阅读课文: 1.学生齐读。 2.音频范读,对比刚才的齐读,标注出读错的字音。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学生自由朗读。 1.重难点字音: 俟(sì) 莫(mù) 甫(fǔ) 哂(shěn) 相(xiàng) 铿(kēng) 沂(yí) 喟(kuì) 雩(yú) 冠(guàn) 2.逐字逐句疏通文意,过程中注意特别句式的学习和掌握。 例:(1)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3)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3.课文分层: (1)第一层(1):孔子问“志”。 (2)第二层(2 —12):学生谈“志”。 (3)第三层(13—17):孔子评“志”。 4.以“志”为核心,展开讨论。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志向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简析孔子对学生述“志”的态度。 A.子路——哂之: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冉有——叹之: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