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巴女谣》学习资料 《巴女谣》学习资料 《巴女谣》是唐代诗人于鹄接受民谣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我整理的有关《巴女谣》学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期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巴女谣 于鹄〔唐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解释 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第 3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 傍:靠近,邻近。 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舒适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黄昏,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 ,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渐渐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爽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稚嫩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督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第 4 页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竟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行怕呢!只要观看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别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慧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知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由于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颜色〔特别值得留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动听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今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尽情唱歌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好像也能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