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57-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57-人教新课标 一、单选题(共 2题; 共 4 分) 1.能与 6:9 组成比例的是( )。 A. 3:2 B. 2:3 C. 4:3 D. 3:4 【答案】 B 【考点】比例的认识及组成比例的推断 【解析】【解答】解:6:9=; A:3:2=,不能组成比例; B:2:3=, 能组成比例; C:4:3=, 不能组成比例; D:3:4=, 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由此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就能组成比例。 2.下面各选项中的两个变化的量,成反比例的是( )。 A. 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与车轮需要转动的圈数 B. 一个人跑步的速度和他的体重。 C. 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 D. 笑笑从家步行到学校,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 【答案】 A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选项 A,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一定)=车轮的周长×车轮转动的圈数,即正确; 选项 B,一个人跑步的速度与他的体重不成比例; 选项 C,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所以三角形的高=2×面积÷底,成正比例,即错误; 选项 D,总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剩下的路程,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A。 【分析】两个量相乘积一定,则这两个量成反比例; 两个量相除商一定,则这两个量成正比例。 二、填空题(共 3 题; 共 4 分) 3.一幅地图,用图上 5 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 300 米的长度,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假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1200 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答案】 1:1600; 20 【考点】应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解析】【解答】解:比例尺:5 厘米:300 米=5 厘米:30000 厘米=1:6000;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200 米=120000 厘米,120000×=20(厘米)。 故答案为:1:6000; 20。 【分析】先统一单位,然后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把比化成前项是 1 的比就是比例尺; 用实际距离乘比例尺即可求出图上距离。 4.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________比例关系。 【答案】 正 【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 【分析】假如 y=kx(k 为常数,x,y≠0),那么 x 和 y 成正比例。 5.在比例尺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