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绘制校园平面图》讨论性学习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就要小学毕业了,小学六年的金色岁月中,校园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摇篮,就要离开陪伴了我们六年的母校了。此时此刻,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给母校一份礼物,也算是给自己留下一个回忆。所以,我决定要为母校画一幅“肖像”(校园平面图),正好数学课中也有这么一个实践活动,老师之前说过有兴趣的话可以提前着手准备。怎么画呢?我就找来几个有意向的好朋友商量,利用课间时间与许老师、李丹阳、杨晶轶、刘益菲、尚佳琪、孙婧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和许老师的指导后,我们制定了如下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方案” 1.活动任务:绘制校园平面图 2.讨论主要步骤及分工: (1)实地考察,想好需要测量哪些主要建筑物及位置?全部参加,李丹阳、刘益菲记录主要建筑物。 测量主要的建筑:南教学楼、东教学楼、北教学楼、篮球场、操场、保健室、东门、车棚、西墙、北门、门卫室、国旗台。(三人一小组,分别测量学校的东西两部分。) (2)观察主要建筑物需要收集那些数据?怎么猎取?需要哪些工具? 需要米尺、本子、笔、粉笔,实际测量各建筑物的长和宽,测量时两人拿米尺,一人中间读数记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实际距离和纸张大小确定合适的比例尺。 目测校园长宽,A4 纸绘图,初步确定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1:500 (4)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得到图上距离,绘制图形。 李丹阳小组计算、孙婧雯小组绘图。 只要完成这个“四部曲”,就可以把母校的“容貌”画在纸上了。希望以后看到这幅“肖像”的时候,不会忘了母校、老师和同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 计划已经做好了,现在可以开始实施了。 (二)“动手实验”: 刚开始,我们六人一起测量,刘益菲负责固定米尺的开始位置,保证 0 刻度线对准建筑物的最边缘,李丹阳负责拉米尺,保证米尺拉直,由于米尺较长,杨晶轶和孙婧雯负责让米尺的中间持平,保证米尺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在一条直线上,我负责记录我们所量各个建筑物的数据,因为数据较多,数据前有一定代表性的名称,利于区分。我们首先测量的是北边的篮球场、(北)传达室、北门、北教学楼,在测量的过程中,我们小组配合默契,进展的很顺利,但是由于距离较远,加上不太熟练、天气太热,测量进行的比较缓慢,我们就顺势分为两个小组,同时测量校园的东西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