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 00812 “中国现现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自考笔记(转载整理)第一章 鲁迅 一、鲁迅的思想 鲁迅是在亲身经历的个人家庭的衰败和困顿、时代社会的腐败和无望从而产生的困惑、挫折和失败中,通过一次次的灵魂拷问和精神探索,逐渐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思想,并走向文学道路的。 鲁迅的思想重心放在“立人、立心”的“文化-精神”改造观念上。 在反思老式文化的弊病方面,他剧烈抨击历代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治心”手段对人心的残害,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衰落的根由;同步赞扬那些历史上勇于对抗现实,特立独行的“中国脊梁式”的人物。在借鉴、吸取外来的思想态度和实践上,他看重西方 19 世纪以来具有独立人格和对抗现实精神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翻译简介跳动着“真实的心”的文学作品,以期达到通过文学进行心灵交流,使中国融入世界文学和世界思想的目的。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上,他也坚持不从理论、条条框框来衡量作品,而是看作品与否体现了人的本心;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同样真实地表明内心,甚至“抉心自食”,以至达到了思想内容的无比深刻。 鲁迅以坚韧的“精神战士”形象,努力克服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虚无态度和绝望情绪,执着于自己经历的人生和现实,在文学创作、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等方面,为 20 世纪中国的文化和文学发展作了具有经典性的杰出奉献。 二、小说创作 19《新青年》杂志上刊登了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以鲜明的现代小说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中国文学发展的一种新时代。之后鲁迅在 19 至 1925 年持续创作了 26 篇小说,结成《呐喊》《彷徨》两部小说。 (一)题材开掘的深刻性 鲁迅开创了“体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重要题材。 鲁迅的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以浙东市镇为重要活动场所的乡土世界。他通过《家乡》、《药》、《阿 Q 正传》,《祝福》、〈离婚〉、《明天》等小说描述了某些农民形象。在描述下层人民生活苦难的同步,正面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愚昧和在封建权势压迫下的不幸人生。作为中国旧社会的缩影,暗示出旧的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溃败、昏暗、了无生气的时代背景。而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这些人物形象则在不一样层面代表了中国民众苦难的生存状态和麻木不觉醒的心理状态。通过一农民题材的广泛展现,鲁迅描绘出了旧中国这个病态社会中的病态人物。 鲁迅描绘的另一重要题材是知识分子。鲁迅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