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思想政治课实践性,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 ——思想政治课与生活的有机整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1 世纪,我国已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也发生根本性了变化,就思想政治方面来讲,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承包制、股份制得到进一步推行,成本、利润、贷款、股份、风险评估、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等一系列经济词汇频繁出现和使用,已远远超出教材本身,更多地给思想政治赋予了效益、创新、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涵义,社会对普通公民也提出了更高的思想政治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标准。(1)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人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要把我国十分巨大的人口压力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把教育的终极目标定在提高民族素质上,这是非常正确的。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换句话说,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2)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等。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要求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也必须遵循和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否则,思想政治课教学将因空洞虚幻的教学内容、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远离现实的教学效果失去说服力、吸引力和生命力。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症结在于重课堂的知识教学而轻社会实践,重校内训导而轻校外教育,始终停留在“说教式”的层面上。我们不仅要改革课堂教学,更应该把课堂教学向两头延伸,课前-课内-课后相互协调、统筹安排,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增强实践性,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