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子由涌池怀旧》阅读答案与翻译赏析和子由漁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②己死成新塔,坏壁③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注:①子由:苏轼弟苏辙字子由。②老僧:当地僧人,名奉闲。③坏壁:是残破的墙壁(1)这首诗的首联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颔联表达了诗人何种人生态度。(4分)(2)颈联和了子由所怀的“旧”,“旧”具体指什么?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参考答案:(1)首句使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生到处”比作飞鸿踩踏雪泥。(2 分,设问、比喻各 1 分)颔联表明了诗人面对飘忽不定(具有某种偶然性)的人生经历、不计较得失的达观态度。(2 分,答出“不计较得失”或“达观”“乐观”即可)(2)往日见过的老僧,同题诗的墙壁。(2 分,1 点 1 分)回想往日的艰难困苦,(1 分)而今更应牢记兄弟情谊,共勉奋进了。(1 分)■■•■注:①嘉佑六年(1061 年),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漁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写了《怀澜池寄子瞻兄》寄赠。作者遂作此和诗。②据苏辙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应举,过涌池县寺舍,曾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壁上题诗。③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涌池”。1。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涌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2。宋诗富于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说理的。(6 分)参考答案1。诗歌最后两句回忆二人当年赶考时“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渦池”的坎坷经历(1 分,或答“你还记得当时往渦池的崎岖旅程吗?一一路乂远,人乂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表达了作者对二人共同经历的怀念(2 分);暗示弟弟,我们曾经经历过不少的坎坷艰难,但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如今只须放眼将來,鞭策自己奋发向前(2 分,或答“表达了作者面对未来乐观、豁达的情怀”)。2。①前两联用比喻说理,诗人把人生比作“飞鸿踏雪泥”,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鸿飞雪化,很快就了无踪迹;人生也是行无定踪,充满了偶然和未知,就如飞鸿落在雪面上留下的爪迹,你不能凭借这偶尔为之的爪迹,而推断鸿飞何处。(或答:人的一生中不知道有多少个偶然,际遇就像雪泥飞鸿,转瞬间己了无痕迹,难以追寻。)②第三联借事明理,用路过涌池县所看到的人事变化来说明事物的消亡乃自然规律,人生中偶然留下的痕迹也很快不复存在,因此不必过分在意。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