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小学导师制全员育人我校推行的“全员育人导师制”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我去年接手了一个后进班,今年因为又是毕业班教学时间短,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构想,有些盲目,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更为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所以得出的经验比较粗浅,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是我在导师制工作过程中的几点浅显体会。一、教育无小事,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教育早读、早餐、卫生、早操、课间操、课堂纪律、午餐、午休、晚读、晚自习、学生放学、晚寝""每天都要做,也许多做点少做点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出来,但是这些工作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锁链,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一处缺乏“关爱”,一段时间后,哪一处必定会出现问题。1、早读。按时进班,主动和学生打招呼。了解学生到校情况。2.早餐。督促学生安静用餐,尽量不剩下营养早餐。3.卫生。认真检查教室内外卫生情况,要求干净整齐,不留死角。4.广播操。指导训练学生自觉排队,做到快静齐。整齐踏步,做到有朝气。认真巡视学生做操情况,及时纠正动作,不做与之无关的事情。5.课堂纪律管理。做到有课上课,没课守班,协助科任教第1页共4页师上好每一节课。在上课的情况下指派学生班长,检查督促每节课的正常进行。班主任可以不定期在自己的班级周围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感觉到你的无处不在。6.午餐。让班干部监督学生不吃零食和垃圾食品。7.午休。午休时,做到不影响他人休息。午休铃声响了之后,立即组织学生自觉进教室。8.晚读。认真做好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9.晚自习。督促学生通过晚自习弥补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10.学生放学。让学生按时回家,不逗留。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己重新设计。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在平时去细心打造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动作修养。把自己正能量的部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千万别把自己的负能量转嫁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和教学中应该身正为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你的人格魅力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让我们共同把正能量这个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学生吧。三、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一个木桶盛水的能力最大程度取决于它的短板而不是最长的板。作为教师不是把优秀的学生教好了,就认为自己成功了,衡量我们教师的标准应该放在那些学困生的身上。我们的导师第2页共4页制主要强调全员育人,因而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等生、中等生、更应该把精力放到那些学困生上,他们更需要我们对他的关注。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班全部是学困生,我担任我班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因而平时和学生打交道的机会就相对来说比较多了。我平时除教授知识之外,更注重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身边的每一点、每一滴逐步去要求他们,让他们始终用积极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