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安全管理评价活动的基本要素企业任何一项安全管理评价活动,要求其有效性,需明确这样一些因素:为什么评价(评价的目的);评价什么(评价的内容);谁来评价(评价的人员);何时评价(评价的时机);如何评价(评价的方法)。1•评价的目的进行安全管理评价,首先就要明确评价的目的。有了明确的评价目的,才能确定评价的范围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人员、决定评价的最佳时机,采用适当的评价方式等。可见,安全管理评价目的是构成安全评价活动的首要因素。安全管理评价的具体目的,可因安全管理内容的不同需要而千差万别。但是,从安全评价的本来意义上来说,评价的基本目的都是相同的:即改进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之效益。如前所述,安全评价的实质是反馈,而安全管理的循环大致是:决策、执行、反馈、修正、再决策、再执行、再反馈、再修正……。如此无穷循环。不断螺旋上升。因此,安全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效益,推动安全管理的良性循环。2•评价的内容安全管理评价目的一旦明确,就要确定相应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是评价目的的深入和展开,决定评价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是决定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安全评价的基本目的,决定了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评价安全管理实绩——对安全管理效益的追求总是要通过具体的安全管理实绩表现出来;评价安全管理职责的履行状况——安全管理职责的履行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安全管理的实际水平,影响安全管理实绩的获得程度。3.评价的人员安全评价活动需要人来承担和进行。为此,组织一项安全评价活动,还需确定好评价人员。从了解成绩和效果的信息渠道来看,评价人员至少可选自 5 个方面:①直接上级;② 同级的同事;③ 下级;④ 外界人员;⑤ 被评价者本人。直接上级。在一般情况下,直接上级对被评价者的工作实绩以及对本单位、本部门的贡献最为清楚。直接上级参加评价有利于被评价者与其同级人员进行比较,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绩效评价结论。同级同事。同级同事和被评价者处在相同的地位,有时对被评价者的处境及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比其上级了解得更为清楚。因此,同级同事参与评价有利于绩效评价的全面性。但是,同级同事参与评价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同事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同事之间的奖酬制度不是彼此竞争的。下级。“上司三年才知下情,下属三天就看穿上情”。一个主管人员,如果其有 loo 个部属,则要记住其部属的姓名、了解其工作能力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