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之概括总结 对于申论考试的给定材料而言,如何才能简洁、明朗、直接和全面地将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内容、影响、原因等概括总结出来?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他们往往知道材料说了些什么,却理不清头绪,不知如何才能将材料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实际上,解答和写作概括型试题还是有章可循的。 这一节我们就讲解一下如何从总体上安排概括写作文段的结构。一般而言,一个全面完整的概括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总括句(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概述);分述句(对材料中反映出来的内容进行并列式或递进式的陈述);升华句(对材料的主旨和反映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升华和发挥)。根据答题的具体情况,有时概括文段中只有总述句和分述句就可以讲试题答案表达清楚。 (一)总括句的写法 总括句是对材料所反映情况的一个总体上的概述。一般而言,总括句就是以一句话的形式,高度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问题、主要观点或思路、影响、原因„„。总括句的句型可以是: 1.该材料主要论及„„的问题; 该材料反映了„„; 中间可以使用诸如“社会各界都关注的”、“目前所面临的”等定语。 2. 这是一篇关于主语+事件或行为的文体; 文体是指所给材料的文章体裁,如新闻报道、调查报告、工作总结、讲话、案例等,多数时候是案例。事件是指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也可理解为事件的某个阶段。对于个别文章会有一件核心事件,就只需要以该事件作为定语就够了,如“这是一篇关于纯净水广告论战的报道”。这种概括方法适用于要求概括某一段或几段材料内容的试题。 (二)分述句 就是要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根据并列或递进关系分条分类地整理出来。这时候,可以根据材料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套路。 一般而言,概括的分述句可以表述为: 行动 1+行动 2+行动 3„„; 该材料反映的问题包括:问题 1+问题 2+问题 3„„; 这些问题表现在„„ 措施 1+措施 2+措施 3„„; 事件1+事件2+事件3„„; 分观点 1+分观点 2+分观点 3„„; 分形势 1+分形势 2+分形势 3„„ (三)升华句 升华句是前述的总括句及分述句中所引发的主要哲理、意义进行解释和升华,是对反映材料主旨和深层次问题的分述句的升华和发挥,或者是对阐述问题的原因、根源、意义或道理进行概述,启迪人对问题进行思考。升华句的基本句式为: 这个问题(这种情况)涉及„„需要在制度上(体制,宏观调控等较高层次上)„„ 总分结构模式适用于概括问题、原因、影响、危害、目的、意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