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JK-2.5/30 型提升机的选择计算 3.1 提升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无论是立井还是斜井,确定提升设备主要依据是:矿井生产能力(提升量的大小)和矿井深度(提升高度或提升距离)。通常要经过技术经济的比较,才能最后确定。对于斜井来说井筒的垂直深度均不超过 200~250m。矿井生产能力在21 万吨/年及以下时,一般式提升距离的长短,分别采用双钩或单钩串车提升,井筒坡度通常不超过25°:产量在 30 万吨/年时,通常采用双钩串车或箕斗提升。实用箕斗提升的坡度,应不超过35°。对于垂直深度较大(运距长)的大型矿井,可以采用胶带输送机,但坡度应不超过18°。 3.1.1 计算条件 斜井副井: 1) 精通个水平的深度HS(m)。 2) 矸石提升量:在未取得资料时,一般按煤炭产量的 15~25%计算,并分作两班提升,即最大班提升的矸石量按每日量的 50%计算。 3) 坑木、混泥土或金属支柱的每班运量,按每日需降送量的 50%计算。 4) 最大班下井人数,一般按每天下井工人总数的 40%计算。 5) 送往井下的最大设备尺寸和最重部件重量。 6) 每班用送水泥、料石、炸药、设备及保健车等的数量。 7) 矿车、材料车、平板车的型号、规格,每班车的装载量。 8) 罐笼的型号、规格及技术特征。 矿井年产量: AN = 120(万吨/年) 井筒斜长: L=600(m) 井筒倾角: α = 22° 采用 1 吨固定车厢式矿车: 自重: QZ = 600(kg) 载煤量: QK = 1000(kg) 散煤容重: γ = 1.0t/m3 提升不均衡系数: C=1.15 矿井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br = 300 天; 每天两班提升;净提升时间t = 14(h) 井底车场增加的运行距离: LH = 25(m) 串车在井口栈桥上的运行距离: LB = 35(m) 3.2 提升容器的确定 一般来说,加大提升容器,降低提升速度,提升机、井筒装备都要加大,增加建井投资,可节约用电;反之,加大提升速度,可选用较小容器和提升机,投资较小,但增加了电耗,根据不同条件而定。 一次提升量的计算: Ah = CANatbrt 式中 C—不均衡系数。 af—提升能力富裕系数。 提升斜长: Lt = LH + LB + L = 30 + 800 + 35 = 865 一次提升持续时间的确定: 初步选用的最大速度: vmax = 4.7(m s⁄ ) Tq′ = 0.213Lt + 80 = 0.213 × 865 + 80 = 264.245s ≈ 264s 一次提升量的确定: Q =CatANTq′brt × 3600 = 1.15 × 1.15 × 24 × 104 × 264300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