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化 个体经过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2 、刻板印象 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如关于老人总是顽固、举止缓慢的印象。 3 、社会认知 是认识人的第一步,它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 、社会影响 是那类能够改变个人和群体的态度和行为的压力。主要包括从众、顺从、服从等行为。 5 、归因 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和推测。 6 、社交情绪 社交情绪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包括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和内疚。 7 、从众 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的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2 8 、社会致弱 由于他人在场或有他人参加而降低个人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社会惰化作用、社会干扰。 9 、社会角色 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 0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性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与评价。 1 1 、光环效应 指认知者对一个人某一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征。 1 2 、亲和动机 亲和动机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亲近、交流以获得他人的关心、理解、合作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1 3 、偏见 就是个人能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 1 4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 3 情。 1 5 、利他行为 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作唯一目的的,且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 6 、社会促进 个人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者有他人在场旁观而使得其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 1 7 、暗示 指人或环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他人发出某种信息,以此来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1 8 、群体凝聚力 是使人们集合在一个群体里的情感。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