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 讲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和化学计算中 的数学思想 考点一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题型一 一般比例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化学方程式在量方面的含义 aA(g)+bB(g)===cC(g)+dD(g) 质量比 aMA∶ bMB ∶ cMC∶ dMD 物质的量比 a ∶ b ∶ c ∶ d 体积比 a ∶ b ∶ c ∶ d (2)一般步骤 ①根据题意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题中所给信息及化学方程式判断过量,用完全反应的量进行求解。 ③选择适当的量(如物质的量、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关系作为计算依据,把已知的和需要求解的量[用n(B)、V(B)、m(B)或设未知数为x 表示]分别写在化学方程式有关化学式的下面,两个量及单位“上下一致”。 ④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例 1 已知:IO-3 +5I-+6H+===3I2+3H2O。工业上利用NaIO3 和NaHSO3 反应来制取单质I2。 ①NaIO3 不足时: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 ②NaIO3 足量时还会发生: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 现模拟工业制取I2。在含31.2 g NaHSO3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NaIO3 溶液V mL。 (1)当V=________mL 时,再滴NaIO3 就开始析出I2。 (2)当V 为55 mL 时,生成的I2 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 (1)50 (2)7.62 解析 (1)n(NaHSO3)=0.3 mol,依据化学方程式 2NaIO3+6NaHSO3===2NaI+3Na2SO4+3H2SO4 2 6 n(NaIO3) 0.3 mol 26=nNaIO30.3 mol ,得出 n(NaIO3)=0.1 mol V(NaIO3)=0.05 L 即 50 mL (2)参加反应②的 n(NaIO3)=(0.055L-0.05 L)×2 mol·L-1=0.01mol,依据方程式可知NaI 过量,用NaIO3 求解 5NaI+NaIO3+3H2SO4===3I2+3Na2SO4+3H2O 1 3 0.01 mol n(I2) 13=0.01 molnI2,求出n(I2)=0.03 mol 题型二 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差量法的应用原理 差量法是指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理论差量”。这种差量可以是质量、物质的量、气态物质的体积和压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等。用差量法解题是先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跟差量(实际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求解。如: (2)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①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②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一致,左右相当”。 例 2 为了检验某含有 NaHCO3 杂质的Na2CO3 样品的纯度,现将 w1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