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读后感 800 字 全球通史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这本书问世 30 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不断再版。你知道怎么写有关《全球通史》读后感吗?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全球通史》读后感 800 字,欢迎阅读! 《全球通史》读后感 800 字 1 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时候,我就发觉他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里面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短处,就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缺乏。缺乏的结果是导致看待中国的立场不够客观,尤其是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还有的一个明显就是对伊斯兰文明的争辩两者都很深化。全球通史赐予我这样始终以为是中国人独大的.古代世界的历史观的一种彻底的颠覆,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家之言,可能他对于中国的历史还是缺乏确定的了解。 在书中有学者说是站在月球上来端详地球上发生的一切,毫无疑问的写出了一个划时代的作品。他的全球角度,我是举双手的赞成,那是由于今日的全球化我们在始终深化,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查找才智带给人类一个和谐进展的全球化,查找全球转变的规律,保障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进展。世界不再是某个国家的世界,全球史观破除我们心中的民粹主义和民族的优越感,这种史观的形成告知每个民族和个体自己只是世界上很一般的一员,每一民族和个人都在为我们的世界作出自己很卑微的奉献而已。像书中所写的四大文明中,中国也并不像我们有些人所想占确定的优势。 但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的毕竟是一个人,深受西方文化和思维的人。在他的全球史观里对于中国的奉献和进展与国内的观点好像有出入。特别是中国古代,对于内容我不是专家,我也没有方法进行考证。但是思维和争辩历史的规律的确布满了傲慢。任何要写全球史的没有对中国历史深化了解和争辩,所写的全球史都是缺陷。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古代史,那是世界史的精华之一。 我更期盼的有朝一日,有个中国人可以站在人类的高度,写出一本真正的《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读后感 800 字 2 在我们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果要优于文史方面。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孩子不擅长学习文科课程,更擅长学习理科课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村与我同一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或许有七八个,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理科。事实上,我们高一的时候文科课程的成果也的确一般,根本没有方法与城里的学生竞争,选择理科也应当是特别 明智的确定。直到前一段时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