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课进校园——合作学习新样态》培训心得体会2024 年 4 月 1 日 ,中国老师报“创课进校园”走进我们郑州市第八十五中学,主题是“合作学习新样态”。做为一名八十五中人,我才能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 700多名专家、学者、校长及一线老师一起参加这么大型的全国性活动,为此我感到非常自豪。通过好课观摩,专家沙龙,主题沙龙,一场场听觉与视觉的盛宴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欣喜地看到了合作学习的新样态。 本次活动生成了关于“合作新样态”的七大观点:一是从外部推动下的合作学习走向由内而生的主动合作学习二是不仅关注学,还要关注“习”,即从合作预习、复习练习等维度做系统完整的开发,构建完整的“学”与“习”高度融合的合作体系。三是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多元的,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的需要不同的合作方式。四是合作学习要植入多样的思维工具、学习工具来提升课堂效率五是合作学习既发生在课堂上,也发生在课堂外、生活中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为未来生活方式做准备的生活方式。六是合作既重视说,还要重视听。七是合作学习既发生在生生、师生之间,也发生在师师之间。 结合生成的七大观点,回顾那天听的课,秋艳老师《乡愁》一课,声情并茂,感情丰富诗意灵动,循循善诱郑艳红老师温声细语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她们上课的点滴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出现。在她们的课堂上学生流露出对学习最原始、最澄澈的高兴和热爱,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创课进校园作为一项综合创新工程,创课将引领一种趋势,创课型老师也将更受学生欢迎。通过风格各异、彰显创新价值好课的倾听学习,使我深深感受到各位老师的教学智慧,也使我深深感受到创课型老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 专家沙龙环节陈静静博士《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中讲到在做课堂观察员时发现的三个问题虚假学习与浅表学习;学困生的“死循环”;虚假进度与真实学习的落差。这三个问题在平常的课堂中很普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学生外,还要真真实实做一名观察员,以此来发现孩子的学习困难和解决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陈博士讲到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会乱的原因是因为不会倾听。从陈博士的分析中,我认为以后的课堂上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做到内心沉稳、宁静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把握好难度,鼓舞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多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不把学生进行分层或者区别对待;放慢课堂节奏,放慢语速,给孩子理解和思考时间;能够常常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