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_第1页
1/6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_第2页
2/6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_第3页
3/6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 在秀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盛开,清亮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鳜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诗人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沐浴着斜风细雨,久久不愿离去...以下是古诗词三首精品课教学设计,渴望大家宠爱。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宠爱之情。 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季节。 3.出示插图,观看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很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老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留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观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解释弄清句意。 5.全班沟通,讲讲诗意。 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沟通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其次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急繁忙的劳作,也同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根据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沟通,老师指导点拨。 3.全班沟通自学成果。 4.背诵。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3、想象“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并描述出来。 教学重点: 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结合词句开放想象,并能描述出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预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学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赏唐宋名家名词。 读生字:塞箬蓑 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自读全词,整体感知。 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比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读生字:塞箬蓑 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古诗词三首》课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