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结合课例《富饶的西沙群岛》读写结合课例小学语文第五册第 22 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精读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根据课文的教学要求及这篇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才取精讲精读,做到读写结合,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时,让学生初读课文,老师从课文整体入手,自然提出问题:课文主要讲什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接下来便默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并找出相应的段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学习构段方式“总—分—总”。这样,学生即学会了划分段落的方法,又学习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二、 精讲,培育学生自学、读写能力。 阅读教学要逐步培育学生独立思考,掌握读书方法,领悟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为以后的习作奠定基础。 1、精讲 第一课时让学生默读,弄清 2—6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西沙群岛的景色和物产的?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学习课文的第 2 自然段,结合上下文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意思。教学中,我采纳“扶”和“放”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老师适时点拨。借此,老师启发学生想:为什么海水会“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呢?老师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2、 接下来,老师用同样的方法学习 3、4、5、6 段,先让学生自己数每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写什么?如:第三段写西沙群岛的海底有——,有——,有——。这说明什么?引导学生由整体到部分,为概括自然段做铺垫。我们的校园有老师,同学,花草树木,谁能试着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上几句话呢? 3、 学习第四段,抓住多的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让学生感悟鱼数量多,种类多。 4、学习 5、6 自然段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学习,a、一共有几句话?b、第一句意思是?c、2、3、4 句话意思是?从而弄清是围绕贝壳形状不一,千奇百怪和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来写的,引导学生弄清 5、6 段写作思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构段方式,总分的写法。 5、老师借助这种总分的段式,让学生仿写一种熟悉的小动物,老师提问你喜爱小动物吗?为什么?你能用先总写后分写,写上几句话吗? 6、学习第七自然段,想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是什么样啊,组织学生课后沟通。 三、精读课文海水.海底.海岛是全文的重点段,教学时我紧紧抓住重点,指到学生精读,如,第四自然段写鱼多,让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