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是50年代末,由马斯洛、阿基里斯、麦格雷戈等人提出的。 所谓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这种假设认为:人有好逸恶劳的天性,人的潜力要充分挖掘,才能得以发挥,人才能感受到最大的满足。 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马斯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与他的人性观密切相关的。在他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人就是“自我实现人”。马斯洛通过对社会知名人士和一些大学生的调查,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具有15种特征。主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思想高度集中,有创造性,不受环境偶然因素的影响,只跟少数志趣相投的人来往,喜欢独居,等等。但马斯洛也承认,在现实中这种人极少,多数人不能达到自我实现人的水平,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束缚,没有为人们自我实现创造适当的条件。 美国组织心理学教授阿吉里斯提出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这种成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只有少数的人能达到完全的成熟。这是因为周围环境,管理制度限制了人的发展。实际上,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有同样的涵义。成熟的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人之所以不能达到成熟,不能充分自我实现,都是因为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 20世纪60年代,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马斯洛和阿基里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管理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Y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多数人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允许,工作如同游戏或休息一样自然;控制和惩罚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人不仅会,而且还会接受责任主动寻求责任;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问题的创造性。实际上Y理论是对“自我实现人”假设的概括和总结。 同时,麦格雷戈还提出了Y理论的管理措施 :(1)管理重点的改变.把管理的重点从人的身上转移到工作环境上,即创造一种适宜的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使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就是说,能够充分的自我实现。(2)管理人员职能的改变。管理者的职能既不是生产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者,而是一个采访者,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发挥人的才智,创造适宜的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3)奖励方式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