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员模范带头推动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建议方案 一、存在问题 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镇域企事业、机关单位积极组织实施,分类垃圾桶代替了传统垃圾桶,与第三方保洁公司明确分类工作职责,每日定期对垃圾桶再次分拣,分类回收。并严格杜绝前端分类、后端混装等问题。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初见成效。对村民来说,垃圾分类是一项义务,需要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公益精神,且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种类繁多,学习难度大,居民大多习惯收纳旧物,环保意识比较薄弱,存在分类、分投垃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等问题。 二、原因分析 (一)主观因素方面。宣传广,但未必精,学习分类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刺激性措施方面。居民习惯养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调动主动分类积极性是关键。 (三)客观因素方面。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监管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策建议 (一)宣传形式趣味化,提高群众参加率 一是在垃圾分类指导员、组织知识讲座、悬挂宣传标语横幅的基础上,将村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活动与垃圾分类宣传相结合,互动环节通过模拟分类投放垃圾的有奖小游戏,进一步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帮助居民提高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二是在集贸市场等人流聚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用印有垃圾分类知识的折扇、日历卡等小礼品代替传统的宣传手册,增加宣传品的多样性和有用性,从而加强分类知识学习。 (二)以奖励变动力,以经济促进展 一是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制奖励活动。在社区、街道投入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点,为每一户居民配备一张智能积分卡,常住居民进行人脸识别采样,居民通过刷卡、扫码、人脸识别等方式可将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投放进垃圾分类智能设备,设备会自动识别分类情况并自动记录积分,可定期通过积分兑换相应的生活环保用品。如:一次正确投放记 1 积分,一天最多积 3 积分,一次错误投放扣 2 积分。积分越多,兑换的物品价值也越高,15 积分可兑换垃圾袋、抽纸;20 积可兑换香皂、肥皂;40 积分可兑换洗衣粉;50 积分可兑换洗手液;130 积分可兑换大米、面粉等。并通过小程序对积分情况进行动态排名,年度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等评优活动,制作荣誉门挂牌等方式,建立“我分类,我自豪”的良好氛围。通过奖励、争创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现垃圾分类“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根本转变。二是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处理产业化、规模化,使各类垃圾“变废为宝”。正如废品回收行业在每个城市都长期存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