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习作教学案例-作文课上的“返璞归真”

小学习作教学案例-作文课上的“返璞归真”_第1页
1/2
小学习作教学案例-作文课上的“返璞归真”_第2页
2/2
小学习作教学案例 作文课上的“返璞归真”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像、声音、色彩、感觉交织混杂的时代,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观察生命流动的痕迹,感受动静皆宜的美妙。作文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要注重培育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 星期三早上,四年级四班的学生都带着自己的“宝贝”进教室了,对他们来说,这样“大张旗鼓”地来上作文课还是第一次。孩子们有意掩藏自己的“作品”,有的用手捂着,有的用纸袋子或盒子装着,有的用瓶子或盘子盛着,似乎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同意揭晓答案似的那般神奇。这究竟是怎样的一节作文课呢?原来,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篇观察类记叙文或几则观察日记。于是我在讲完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后,就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小建议,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事物进行连续观察,做好观察记录,等上作文课时展示给大家看。孩子们热情很高,回家后就悄悄地开始行动了。 孩子们期待着上课铃响的那一刻,眼神里少了以往作文课上流露出的紧张和迷茫。我做了简单的引导和介绍之后,舞台就留给那些迫不及待的孩子们了。只见刘渊同学端着一个小盘子小心翼翼地走上了讲台,他略微迟疑了一下说:“我观察的是泡豆子,我把家里的黄豆、绿豆和红豆分别选择出 10 粒放在盛满清水的盘子里,每天上午、下午各观察一次,我发现他们慢慢地变‘胖’”,渐渐地露出了小芽儿,一天天地变长、变粗,但是每个时间点它们的状态是有差别的。下面是具体的观察记录……刘渊同学话音刚落,徐子涵同学就立即举起了手,他夸赞刘渊同学的观察非常认真,并且用了比较观察法显得有新意。接下来他俏皮地一笑,话语一转说:“他观察的是泡豆子,而我观察的是种豆子,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我的劳动成果吧!”他说着从抽屉里端出一个可乐瓶子做成的小容器,里面装着湿润的泥土,土层表面钻出 2 厘米左右嫩芽,两片嫩黄色的叶子还没有完全舒展开,有的还顶着厚厚的大帽子呢!他兴奋地给大家讲解着种豆子的过程,还不忘提醒大家一定要在瓶子底部钻一个小孔,利于水分的渗漏,假如担心泥土流失,可以在小孔上面铺一层薄薄的棉花。看,他已经是经验丰富的劳动小能手了。班里的奇才潘继元同学也鼓足勇气走上了讲台,他悄悄地拿出了一个纸盒子,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中秋节我回老家了,在土墙根那里捡到了几只蜗牛,看它们挺可怜的,就带回来养着了。其实,他们不吃饭,也不喝水,只需要听我给他们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学习作教学案例-作文课上的“返璞归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