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专业标准解读 董黎明一、 概述1、为什么要制定小学老师专业标准(1)背景: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24 年,全国普通小学专任老师规模达万人,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北,城市、村庄。基本等于西班牙全国的人口,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口中就有个人是中小学专任老师。所以为这个人群制定一个专业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不制定不正常。2、从 1980 年确定“转、招、关、辞、退”五字方针,解决民办老师问题开始,中国老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革。从“随便进”到“容易进”再到“很难进”,老师专业的理念与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2)意义: 1、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老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老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小学老师专业标准》是老师职业的必备构件,它有助于提升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有助于社会对老师的问责,有助于进一步法律规范老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老师专业进展。2、《小学老师专业标准》是“聚沙成塔”的基础,设立老师合格标准,有助于老师内心的统一性,同时也有助于学校、社会对老师专业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小学老师专业标准》为老师个人的专业化进展、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就为老师职前培育、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小学老师专业标准》将成为小学老师培育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老师培育方案、科学设置小学老师教育的课程,降低老师职前培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老师的培育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老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老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老师持续的专业进展。2、《小学老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依据 1、法律依据 《老师法》、《义务教育法》、《儿童权力公约》。2、政策依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提出未来10 年教育进展蓝图二十方针:“优先进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进展”。3、国外老师专业标准的借鉴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三方面老师素养构成要素已成为教育界对老师素养构成要素的共识。4、近年讨论成果提供理论基础 例一: 小学教育有衔接性(与幼儿教育衔接,有一定的保育性;中高年级与中学衔接,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综合性(源自学生身心进展的状况,体现在培育目标、学习内容、培育方式等方面)、养成性(形成品德、习惯的最佳时期)例二:小学老师是以儿童的教育为已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