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东莞市常平实验小学 张海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究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育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三、教学准备视频、量杯、透明长方体、水、梨、橡皮泥。四、教学过程:(一)回顾与导学老师:同学们,经过前两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现在请你结合昨天晚上回去看的微课视频学习情况请拿出课前预习本进行小组沟通你的发现和困惑。引导学生回顾思考体积的单位转换规律以及求体积的公式,并根据预习提纲感悟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求法,初步形成概念。 请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预习本并作解析。【设计意图】通过预习本的反馈沟通,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二)合作质疑探究1.老师出示图片分析探究。老师:刚才我们小组沟通了昨天学习视频的情况,初步知道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究过程,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现在我们再请一个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解一下如何求梨的体积(老师放出图片,学生讲解)学生 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学生 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老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1)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2)老师适时板书:V 物体=V 上升部分。2.再次回顾,深化认识。老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假如没有体积刻度,换成长方体容器你又能怎样测量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再次让学生上讲台来按图讲述满足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