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的 CT 检查和诊断要点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右侧常呈斜线状、倒 V 或倒 Y 形,左侧多为倒 V 或倒 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 Y 形为多见。大小:肾上腺上下径 4-6cm,长 2-4cm,厚。推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纳的方法:如厚度大于 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二、肾上腺 CT 检查应注意1、薄层扫描,2-3mm 重建;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 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 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 CTA。三、肾上腺占位 CT 诊断要点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髓脂瘤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囊肿亚急性慢性血肿2、等密度-实性皮质腺瘤3、混杂密度-囊实性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转移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 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 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 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D、肾上腺囊肿特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壁薄,15%有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E、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特点:血肿多在肾上腺中心发生,占据部分或全部髓质。呈圆形或卵圆形,急性期表现较高密度的肿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为近似水样密度肿块,增强后无强化。2、等密度-实性:腺瘤:单侧发病,CT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直径约 2-5cm,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