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读一本书,转变一个人,也犹如交到了良师益友一样,给心灵浇灌雨露,使其健康成长。 今日最终把《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看完了,我怀着极其冗杂难以捉摸的心情,开头写这篇读后感。 从学校里接到涛哥阅读任务的时候,我并未在意,单纯这个题目也未深究,等到读到一半的时候,哦!才感觉到了葬礼-死亡的气息。仆人公新月那甜蜜的笑容和脱俗的气质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假如我会画画该有多好,把她那种超凡的微笑画出来,可是我又不忍,无奈,任何画笔都难以描摹新月那种美,还有那淡淡地愁闷。 一代人,一家人,一个时代,两个民族。 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这个穆斯林家庭;奇珍斋,“博雅”宅,燕大校内,这几个地方是仆人公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根基。哦,对了,还有楚雁潮,这个谈吐儒雅,细心强烈的年轻助教。 一个人的生命莫非如此脆弱吗?为什么灾难要一次又一次降落在这个纯净秀丽的十八岁女孩身上?为什么要让亲人离散,白发人送黑发人?韩子奇哀痛,韩太太哀痛,楚老师哀痛,哀痛的不应当仅仅是他们,还有那个时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为了报恩,与师傅之女梁君璧结合,共同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但是,什么是爱情始终在韩子奇的心中打了一个问号。他只知道报恩报怨,从未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时的那一刻,当两双手相握,两颗心紧贴时,已到中年的已经有了妻室子嗣的韩子奇和正在青春热血的梁冰玉相爱了,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爱,并且新月诞生,成为他们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爱情的牺牲品!可怜的新月两岁便离开了生母,可爱的新月无忧无虑地成长,成长为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陈淑彦所认为的“美好”。要强的她没有填写其次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当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经就读的学校。她在二十七斋有了好姐妹,她在备斋有了友爱的老师,爸爸是国家干部,哥哥是工厂工人,虽然不是特别富有,但是在别人眼中也是相当 perfect 了。(至少我读到那里的'时候是这么想的) 然而故事却不会朝着完善的方向进展,从什么时候开头的波澜呢?我记得是这样的:天星操办婚事需要钱——韩太太逼迫丈夫卖掉乾隆翠——韩子奇重见乾隆翠悲愤交加意外出车祸——新月焦急见爸爸心脏病发——新月在哥哥婚事后情加重——楚老师表白——韩太太阻挡——姑妈突然离世——新月病危——新月抱憾而死——博雅宅覆灭——韩子奇离世——“小姨”回家,却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