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_第1页
1/4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_第2页
2/4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_第3页
3/4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 老师,请给学生“插嘴”的机会做老师最忌课堂打断教学思路,比如讲课中手机响了、学生搞小动作了,尤其厌烦学生上课“插嘴”,因为这不仅会打乱老师的教学思路,改变教学计划,而且还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堂纪律。当初我也是这样想,甚至为此还大发过脾气。 我们班就有这样几位爱“插嘴”的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想法奇特,甚爱思考。在老师上课中时常“插嘴”,或纠正老师语言叙述中的语病,或提出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不同想法,或接着老师没有说完的话抢着说--“抢话茬”,他们的接话往往具有引领作用,一旦抢话说错,就可能会把全班学生的思路带偏。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也是又爱又恨,批判不得,鼓舞不得,左右为难。 孙书涵就是其中之一,在六下数学总复习中,我常常会为了赶进度,急于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学生的疑问、不同的想法,在处理一道‘把展开图折成一个长方体时,假如 F 面在前面,从左面看是 B 面,那么哪一面在上面?’的题目时,由于急赶课时量,我没有让学生亲自操作,直接空间想象,讨论后一致认为 E 面在上面,跟我的预想一致。可是此时,最爱插嘴的孙书涵却迫不及待地抢话:“老师老师,我还有一种想法”。平常课堂上,遇到有多种方法的题目时,他总会有奇特的、与众不同的想法,但虽说是一种方法,思路却并不简单,有时会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有时还需借助画图、学具演示等解释他的思路。很是占课堂时间,且叙述不是很清楚,学生不太理解;而且有些问题用现有知识无法解决,需要上中学以后才能解释清楚。有了几次这样的情境,我就想,这一次有可能也是这种情况。于是,考虑到时间问题,果断不给他发言的机会,可是不让他说,他在下面小声说给同桌听、邻桌听, 还是要一吐为快,极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果然,课后,他还是追着我到了办公室,拿出她画好的小纸片,边折纸片边向我描述:“老师,你看这样向下折,当 B 面在左面时,是 C 面在上面,并不是 E 面在上面啊!我一看,也确实是这样,有图有真相。难道是我讲错了,明明是不用动手折,也能想到 E 面在上面的。可是,孩子的这种折法却是相反的答案。我让他留下纸片,回班上课。通过同组老师教研,思考实践。才知道这原来是两种思考方法,一种是按常理的向上折,E 面在上,字母留在里面;一种是孙书涵展示的向下折(一般不这样想),C 面在上,字母在外;两种方法都不无道理,按问题思考,要想看到哪面在上面,应该是字母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堂教学经验分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