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9-01-10作者简介:周春辉,廊坊市工商联副主席;李易,廊坊市委统战部经济科科长;张义刚,廊坊市工商联干部。关于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周春辉1,李易2,张义刚3(1.3.廊坊市工商联,河北廊坊065000;2.廊坊市委统战部,河北廊坊065000)摘要:民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遇到很大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各级主管部门和民营企业都应该思考的课题。要加强引领示范和企业之间的以及政企之间的交流沟通;建立人才引进和聚集机制;推动金融创新机制;推进土地出让与回收机制改革;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调研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981(2019)02-0054-06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廊坊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通过深入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填写调研问卷等形式对我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其中实地走访的职能部门有廊坊市发改委、廊坊市科技局、廊坊市工信局、廊坊市环保局等;走访的企业有万方地产、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香河生产基地、河北欧班家具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在走访过程共发放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00份,其中四分之三为规模以上企业。一、廊坊市2017年民营经济总体发展态势及特点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10055.5亿元,同比增速9.5%,完成增加值2096.9亿元,同比增速7.1%,上缴税金537.5亿元,同比增速13.7%。运行特点如下:(一)市场主体培育实现新突破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总数达到21.3万个,同比增长2.3%,其中,民营企业达到3.5万家,同比增长3.9%。千人拥有民营企业7.9家,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新增民营规模工业企业139家,超额完成省下达廊坊95家任务目标。(二)发展方式实现新转变三次产业结构由7.3∶44.2∶48.5调整到6.5∶43.8∶49.7,三产占比居全省第2位。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2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72.7亿元,同比增长33.2%。“大智移云”产业首位度持续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及增速、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均居全省首位。同时,从税收结构看,二产上缴税收占比由2016年的32%下降到2017年的28.9%、三·45·2019年4月第2期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ofHebeiInstituteofSocialismApr.2019No.2产上缴税收占比由2016年的67.5%上升到2017年的71%,“退二进三”步伐加快,全市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轻质化发展更加明显。(三)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17年度全市11个县市区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29家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平均增速达到6.43%,超出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3.83个百分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模占全县经济比重三分之一强,并且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了长足地发展,有序性、规范性得到进一步提高。2017年度通过“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强力关停取缔7000多家扒皮厂企业,近3000家胶合板生产企业整合保留200多家,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同时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推动产品上档升级,企业抱团优势发展,大大提升了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质量。(四)民营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呈现新形势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食品加工业、家具制造及木材加工业、电子信息制造和服务业等五大主导产业2017年经济规模占到全市工业经济67.6%,五大行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13.5亿元,上缴税金108.1亿元。具体来看,五大行业“三降两升”,装备制造、家具制造及木材加工业两个行业增加值与2016年度同期增幅相比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金属冶炼及压延业、食品加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三个行业增加值与2016年度同期增幅相比下降。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经济规模发展进一步萎缩,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在全市经济占比中提升,轻重工业占比进一步优化。二、廊坊市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及制约全市民营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的排位总体呈现波动式回落。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为7.3%、二季度为7.5%,三季度为7.6%,四季度为7.1%。民营经济上缴税金一季度为23.4%、二季度为25.1%,三季度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