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解题措施]小升初必考题――行程问题分析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中的必考题目,更是考察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题型.行程题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敏锐的发现诸多量之间的关系,并能都灵活纯熟的运用某些综合的做题措施,例如:方程、比例、周期性问题等。 现就教学中学生遇到的某些问题,总结一下这一专题,并给出行程中最基本的题型,或者说是”题种". 1.火车车长问题: 1)基本题型:此类问题需要注意两点:火车车长记入总旅程;重点是车尾:火车与人擦肩而过,即车尾离人而去。 【例 1】火车通过一条长 1140 米的桥梁用了 50 秒,火车穿过 1980 米的隧道用了 80 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过桥问题) 【例 2】一列火车通过 800 米的桥需 55 秒,通过 500 米的隧道需 40 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 384、每秒钟行 18 米的列车迎面错车需要多少秒钟?(火车相遇) 2)错车或者超车:看哪辆车通过,旅程和或差就是哪辆车的车长 【例 3】快、慢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 50 米,慢车的车长是 80 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 2 倍,假如坐在慢车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 5 秒,那么,坐在快车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多少? 3)综合题:用车长求出速度;虽然不懂得总旅程,不过可以求出某两个时刻间两人或车之间的旅程关系 【例 4】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为 110 米的火车以每小时 30 千米的速度向南驶去,8 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军人,15 秒后离他而去,8 点 6 分迎面遇到一种向北走的农民,12 秒后离开这个农民.问军人与农民何时相遇? 2.时钟问题: 两个速度单位:1 格/时和 12 格/时,一种旅程单位 12 格 时钟问题重要有 3 大类题型:第一类是追及问题(注意时针分针关系的时候往往有两种状况);第二类是相遇问题(时针分针永远不会是相遇的关系,不过当时针分针与某一刻度夹角相等时,可以求出旅程和);第三种就是走不准问题,这一类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找到表与现实时间的比例关系. 【例 1】四点到五点之间,时钟的时针与分针在什么时刻成直角? 【例 2】爷爷在晚上 7 点多出去散步,出去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恰好在一条直线上,回来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恰好重叠,问爷爷出去散步了多长时间? 【例 3】一只钟表的时针与分针均指在 4 和 6 之间,且钟面上的”5”恰好在时针与分针的正中央,问这是什么时刻? 【例 4】小亮晚上 9 点整将手表对准,他在上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