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23 分钟(30 分) 一、病例采集:(15 分钟,20 分) 问诊的措施,主诉,病历采集。 (5 分) 口腔检查准备。 (2 分) · 诊断及鉴别诊断。 (5 分) 治疗设计。 (4 分) 病例书写。 (4 分) 合计:20 分 病例书写题目:慢性牙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边缘性牙龈炎、皮脂腺囊肿、深龋 、慢性 根尖囊肿、上牙体缺失、有瘘型慢性根尖周炎、牙震荡、下牙列缺失分类、肯氏二类、急性牙髓炎、 眶下间隙感染、智齿冠周炎 二、无菌操作: ‘ (一)洗手 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弄湿双手。 2.接取抗菌洗手液或肥皂。 · 3.采用“六步法”洗手,每步至少洗 5 次,充足搓洗 15 秒钟以上。 4.流动水冲洗。 5.以擦手纸或肘部关闭水龙头。 6.檫干双手。 “六步法”详细为: 第一步是掌心擦掌心。 第二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 第三步是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两手互换。 第四步是两手互握,互擦指背。 第五步是指尖摩擦掌心,两手互换。 第六步是拇指在掌心转动,两手互换。二)对的带手套 打开无菌包装,先带右手手套,再捏住左手的反折处戴左手。(三)口腔黏膜消毒 消毒剂的对的选择:1%碘伏,0.1%洗必泰,1%碘酊; 干棉球擦干术区; 消毒剂擦拭术区。(四)一般检查 1.探诊 探诊的措施和支点:持笔式拿探针,以邻牙或对侧牙为支点。 探诊次序:先前牙后后牙,先下牙后上牙,先颌面后邻面。 重要用于探查龋齿、牙周袋、瘘道病变部位、范围的反应状况。 注意:(1)稳固支点,(2)邻面龋病的检查,(3)探测龈沟或牙周袋时选择钝头牙周探针,窦道选用偏钝软质窦道探针,缓慢顺势探查。 2.叩诊 器械选择:镊子,金属柄口镜末端; 叩诊动作:叩击牙冠—垂直叩诊;根尖周组织炎症—水平叩诊 叩诊次序:先叩正常牙,后叩患牙,先轻叩,无反应再逐渐加力。 叩诊反应描述:记录取“+”、++“+++”表达。 3.扪诊 手法:运用医生手指触觉和患者反应相结合,检查病变部位。 检查部位:口腔颊部,颌下或颏下,颞下颌关节,牙周病及根尖病。 检查体位:查颌下或颏下淋巴结令患者头稍向下俯。 扪诊内容:颊部和口底肿物,用双手扪诊;颌下或颏下淋巴结用单手扪诊;颞下颌关节 ,双手中指贴于患者耳屏前,令其做开闭口运动;牙周病和根尖周病,镊子按牙龈,手指扪根尖牙龈有无波动。 4.松动度 器械选择:镊子。 器械放置部位:夹持前牙切嵴,后牙镊子抵住后合面窝沟。 检查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