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请将标明题号,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本试卷共十一道题(共 4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填空题(每道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20 分)1、Pt(111)-2×2—O2表示的含义为。A:氧的排列与底层结构一样;B:氧在 Pt[111]面上排列的单胞为底层结构的两倍;C:氧在 Pt[111]面上排列的单胞为底层结构的四倍。2、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A:沉淀剂直接加入到待沉淀溶液中;B:待沉淀溶液直接加入到沉淀剂溶液中;C:待沉淀剂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调节温度,使沉淀剂母体加热分解转化为沉淀剂。3、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来说,为获得高分散微晶金属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通过对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氧化物还原过程控制来获得最佳的金属粒径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下列哪种操作过程是正确的 A:在中低温下利用还原气体进行还原,还原气体的空速相对较高。B:加入一些水蒸气,同时升高还原温度,并在低空速下使还原气体充分与氧化物接触;C:还原并先用 N2气先尽量催化剂中水分吹走,在不发生烧结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还原温度,同时加大还原气空速.4、对于半导体催化剂 ZnO 引入少量的 Al3+后,费米能级出现 A:下降;B:上升;C:不发生变化。5、催化剂焙烧温度的确定依据下列哪种方式更好些 A:热分析实验结果;B 干燥温度;C 氢氧化物分解温度。6、对于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金属晶粒粒径大小对催化性有很大影响,在同样的热处理条件下列哪种制备方法金属的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 A:浸渍法;B:离子交换法 C:两种方法几乎没区别7、加氢脱硫催化剂大部分的活性相是过渡金属硫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金属与硫之间键相对较弱,同时硫电负性比氧小而原子半径大;B:硫化物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又不会引入其它杂质;C:硫化物加氢所需要的外加能量比氧化物低。8、利用固体酸的吡啶-TPD 曲线可以推断固体酸 A:酸强度;B:酸量;C:酸的类型9、过渡金属逸出功与有很好的关联性.A:电离能;B:生成焓;C:电负性10、金属的能带理论认为过渡金属和贵金属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与 d 空穴的多少有关。经磁矩测试 Fe、Co、Ni d 空穴分别为 2.2,1。7,0.6,适合加氢作为加氢的催化剂为A:Fe;B:Ni;C:Co厦门大学《工业催化原理》课程试卷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2024 年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考老师:贾立山试卷类型:(A 卷√/B 卷)11、按 Boudart 等人总结归纳 Ni—Cu 合金催化剂出现结构敏感的催化过程可能是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