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造价控制原理及措施 1 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原理 控制主要是指为保证主体在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根据提前拟定的标准和计划,借助使用各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对被控对象发生的各种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监督、检查、纠正和引导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对目标标准进行确定;其次,是对实施状态进行检查;最后,对偏差进行纠正。控制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是事前控制,第二是事中控制,第三是事后控制。在这三个阶段重点是事前控制,就是在项目的投入阶段加强控制,这样能够为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便于后面工作的开展。工程造价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众多的因素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工程造价会不断的变化,如材料价格的变化、设计变更、工人工资标准的改变,以及机械使用和费率等众多因素的变动必定导致造价发生变动。建筑工作最后竣工决算后工程的实际造价才能最终确定。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其基础是合理的确定,核心是有效地控制。要在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落实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的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以及工程施工阶段和最后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加强对造价的控制,保证建设工程造价在合理的造价限额范围内,对发生的偏差随时纠正。 首先,应该确定好各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把其连接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确保可以相互制约各阶段的目标,互相补充,后者受到前者的控制,前者得到后者的补充,形成完善的工程造价控制的体系。设置的造价控制目标不仅要有先进性,同时还应该具有可行性,目标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必须可以调动执行者的工作热情和充分发挥出执行者的工作能力,否则,制定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就很难真正地实现。其次,在控制工程造价的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控制工程造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众多部门。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要侧重于事先控制,要主动进行控制,也可以这么说,控制工程造价,除了要反映投资决策以及设计、发包和施工之外,还应该对投资决策主动地进行编制,对设计、发包和施工环节影响造价的因素实行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主动地控制。 2 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决策阶段控制工程的造价 控制工程造价需要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经济决策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着重大影响。尤其是确定的建设标准水平、选择的建设地点、评选的工艺、选用的设备等,对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