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讨论现状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早在 1997 年,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就将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概括为三大点:“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负担过重,教学效率低下,往往导致高分低能。”当前,我们学生的作业练习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一、全由老师设计、布置、批改、评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二、为了应付考试,老师不顾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统一作业;三、简单重复、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练习太多。据有关方面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 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透脑筋,因作业重压而产生厌恶语文、惧怕语文的心理,有 36%的学生希望不要布置太多无思考价值的作业、少写老调作文和日记等.学生原本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被烦琐的过量的作业打磨得无影无踪,泯灭了学生的灵性、天性和求知的欲望。过重的语文作业也加重了老师的负担,学生厌烦怕做,作业质量低下,老师也改得筋疲力尽.在这种情况下,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不能再只停留在教育理论家的口头呼吁和行政部门的一般口号,而应成为广阔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具体探究和实践.尤其需要基层学校、一线老师切实改进教学,把新课改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遵循教学规律,科学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轻负高效.这是新世纪培育合格人才的要求,是提高素养教育质量的必由之举、当务之急. 2、国内外讨论探究的现状及主要做法在国外,作业问题讨论是比较活跃的讨论领域。早期苏联的教学论专家们就曾对作业的方法与策略作过专门的论述。他们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讨论视为教学论讨论的重要方面。1960 年,美国国家教育法规委员会曾把家庭作业列为当时十大争议问题之一。这些都说明了各国对学生作业问题的关注,它们也曾就学生的课业负担问题进行过争鸣与讨论。鞍山市教科院普教所汤林春博士等讨论人员关于“课业负担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讨论表明,课业负担过重的学生,学业成绩反而有下降趋势。调查同时显示,四年级、七年级老师布置作业时间分别在 1 小时、2 小时左右的,学生成绩最好。北美许多学校的低年级过去的确是没有家庭作业的。 但近几年, 这种现象已经有所改观.目前, 不少学校不仅有了家庭作业, 而且校方还向家长做工作, 阐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据《新华每日电讯》2024 年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