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2024~2024 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旅游学概论 班 级 1432 (酒店) 教 师江苏省常州航空技校 2024 年 9 月江 苏 省 技 工 院 校 教 案 首 页课题: 1 。 1 旅游的定义 1 。 2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旅游的定义 2 。掌握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旅游的定义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黑板 布置作业:1 。简述“艾斯特“定义的内容 2. 简述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3 。简述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一、提出问题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习旅游学概论?二、导入新课推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1.学生异地读书2.农民异地打工3。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4。三峡大移民5.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6。外籍老师来我校任教7.留学生到外国留学8。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9。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三、讲授新课第一节 旅游的定义 一、“旅游"一词的来源在我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的《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行客留连春天的美景,春景也在取悦着游人。连个媚都是动词,这里有二者相互取悦的意思。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1.1 旅游的定义 1.2 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1.艾斯特定义 1.旅游活动的构成2.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 2.旅游活动的特点3.我国对旅游的定义“游”,游览、游玩。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旅游:tour 或 tourism 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我国古代文献中,“旅游”的姊妹概念是“观光”,“观光”一词来源于《易经》中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观国之风光,宜于作国王的宾客.台湾、日本、韩国曾使用”观光“一词代表旅游,旅游管理机构被称为”观光局"二、旅游的定义(一)最全面、最具代表性:“艾斯特"定义(1942 年瑞士汉泽克尔和克拉普夫两位学者提出,70 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纳,该组织英文缩写为 AIEST):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临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该定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