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并发症管理制度术后并发症的管理,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制定本制度.一、充分的术前准备,制定恰当的手术日。1、对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在术前讨论中体现。2、对病人及及家属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方式、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过程和预后,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3、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1)练习床上大小便;(2)教会病人正确的咳嗽、排痰(深呼吸)的方法;(3)交代病人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证良好的睡眠;(4)戒烟、戒酒。4、胃肠道准备:术前 12 小时禁食,4 小时禁饮;(2)术前排空大便或灌肠;(3)胃肠道手术,术前 1—2 天始进流质;(4)结肠或直肠手术,术前服用肠道致菌药。5、皮肤准备:(1)术前 1 日督促或协助病人剪指甲、理发、沐浴、更衣;(2)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或剪去毛发,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间以术前两小时为宜,皮肤准备时间若超过 24 小时,应重新准备;6、术前全面手术风险评估:对于可能影响术后恢复的合并症如肺炎、血糖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应全面评估,适当准备,以降低术中、术后风险。二、手术后处理,防止可能发生的并发症。1、在医师的指导下,摆放适宜的术后体位:(1)颅脑手术:取 15—30 度的头高脚低斜坡卧位;(2)颈胸手术:多采纳高半坐卧位,有利于呼吸;(3)腹部手术:多采纳低半坐卧位,以降低腹壁切口张力;(4)脊柱或臀部手术:常采纳仰卧位或俯卧位.2、术者在术后 3 天内每天亲自查看病人 1—2 次,麻醉医师术后第 2 日访视病人,观察病情变化有记录,以预防并发症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3、术后连续记录 3 天病程记录,内容包括病人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措施.4、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术后患者,应入重症监护病房观察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知道病情稳定。5、认真检查切口,了解切口情况,发现切口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主管医师应亲自换药,一些特别的切口、复杂的换药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以上医师亲自处理换药,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6、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术后根据病情、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危重病人要及时进行实验室检测,避开二重感染。7、术后护理:(1)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