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教学容:P2 --4 教学目的: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结合处理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次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络。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规定,能对的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4、培养学生书写规,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次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 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开火车)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2、观测下面每个算式里具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次序计算。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测。1、提醒学生仔细观测主题图,提问:你能懂得那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种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需付多少钱?3、处理问题。(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达什么意思。① 算式“3×4+6”中的“3×4”表达 4 块面包共付 12 元,因此 3 和 4 要先乘。12+6=18(元)表达 4 块面包和 1 个蛋糕共付 18 元。② 算式“6+3×4”红的“3×4”表达 4 块面包共付 12 元,因此 3 和 4 也要先乘。6+12=18(元)表达 1 个蛋糕和 4 块面包共付 18 元。这两种状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因此,3×4+6 与 6+3×4 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 1 个蛋糕和 4 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 18 元。三、尝试独立处理新的问题1、提问:壮壮有 20 元,买 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2、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也许会出现如下两种措施解答。a. 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 8 元。b. 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 8 元。3、重点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