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上) 2012 年 11 月 26 日 10:48 来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4 年第 3 期 作者:肖鹏 齐菲 杜鹏程 字号打 印 纠 错 分 享 推 举 浏览量 内容摘要:本文在分析民营企业应用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特点,从职业生涯系统、激励方式、工作时间、薪酬体系、岗位设计和组织文化等角度提出了民营企业的柔性管理策略. 关键词:民营企业,研发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策略 据科技部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 5100 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讨论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 229 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虽然中青年人才已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研发人员全球排位靠前,但我国大部分研发人员聚集在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相对较少。待遇较差,研发工作繁重,研发环境不尽人意的现象依旧存在。在管理研发人员的过程中,许多民营企业家强调制度与法律规范的刚性时,缺少宽松与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理念。因此,柔性管理对于提高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研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民营企业研发人员的柔性管理策略。 一、民营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缺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也是生产力,是财宝的主要来源。许多如专利、科技发明等隐性知识是存在于每个企业的研发员工的头脑之中,很难通过显性方式对其进行刚性控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不依赖固定组织结构和稳定规章制度来对员工产生内在引导作用,恰好能弥补刚性管理的不足与弱处,所以柔性管理模式正被许多企业所关注.但在实践中,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因其管理的随意性与制度刚性,对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尚缺少积极的认识和相应的手段. 1。制度刚性太强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几乎所有民营企业都存在着员工流失问题,且流失的大多数员工正是企业进展而迫切需要的关键性研发人才。尽管部分民营企业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制定了某些改进措施,但是仍然很难提供人才所需的良好工作条件和进展空间,难以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据某调查讨论表明,离职员工中有超过 13 认为,组织规章制度太多,太繁琐,不能适应企业进展与员工基本需要,制度刚性太强,制约着工作空间,使得员工无法施展才能。 2.激励手段落后 众所周知,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激励效果发挥到最大值,但是仍然有许多民营企业对研发员工只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