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预防研讨 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护理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植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1]。但是,PICC 同样存在着并发症,而机械性静脉炎是 PICC 置管后最早及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ICC 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 15.15,常发生于穿刺后 48~72h,好发于穿刺点上方 8~lOcm。它是由于各种机械刺激损伤静脉壁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本文对近年来 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综述如下。 1PICC 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 1.1 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适宜李君等对基本外科患者 20 例采纳 PICC 导管全静脉营养治疗,发生静脉炎 1O 例次,发生时间 1 周内 9 例次。认为红、肿、痛的出现与穿刺血管的粗细有关,血管越细,发生率越高。 1.2 穿刺肢体活动过度置管侧肢体初期活动过频,导致肌肉挤压血管,血管与导管反复产生摩擦致静脉内膜损伤;机械性静脉炎是因置管过程中或置管后,导管在血管中移动损伤血管内膜引起的[。在置管过程中,由于 PICC 导管对血管壁的刺激使血管收缩及通过静脉瓣和血管绕行部位的阻力干扰,均可导致血管内膜受损并释放炎性介质,这些物质能扩张细小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从血管中渗出,形成局部炎性水肿并产生红肿胀痛,炎症区域的代谢产物可刺激局部组织增生形成硬结,产生机械性静脉炎。 1.3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插管操作不熟练,穿刺手法不法律规范或粗暴送管,损伤血管内膜;穿刺过程中导管对静脉壁的机械刺激;患者精神高度紧张致使血管收缩痉挛、血管条件不佳等可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穿刺时送管速度过快或送管力量粗暴损伤了静脉瓣,均可引发机械性静脉炎。 1.4 导管置入困难 Loewenthal 等认为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与 PICC 导 管 置 入 困 难 , 置 管 过 程 中 尝 试 的 次 数 呈 正 相 关 。Goodwin 等讨论发现,女性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因为女性静脉管腔较男性静脉管腔窄,导管与静脉发生摩擦的可能性大,发生静脉炎的几率就高。 1.5 导管尖端的位置未达到上腔静脉导管未达到预期位置是机械性静脉炎的好发因素,在 PICC 置管操作中,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复多次送管仍无法送至预测长度,继而以中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