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北齐史馆研究论文_0

北齐史馆研究论文_0_第1页
1/23
北齐史馆研究论文_0_第2页
2/23
北齐史馆研究论文_0_第3页
3/23
北齐史馆讨论论文 《唐六典》、《史通》等史籍都曾言及唐史馆与监修源出北齐,至于北齐史馆的称谓区别、建置时间、馆址方位、建筑情况以及组织机构、工作条件和史官生活待遇等,诸书均无明文。兹钩稽零星散籍,排比事类,略作考辨。 一 中国古代史馆始于北齐。《初学记》卷三冬第四载有《北齐邢子才(邢劭)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北史》、《北齐书》也曾言及史馆,不过名称不一,或称“史馆”或称“史阁”。 《北史》称五十六《魏收传》:“(天保)四年,除魏尹,故优以禄力,专在史阁,不知郡事。” 《北齐书》卷四十四《刁柔传》:“柔在史馆未久,逢勒成之际,志存偏党。” 《北齐书》卷八《后主高纬纪》:武平三年(572)八月,“《圣寿堂御览》成,敕付史阁,后改为《修文殿御览》。” 《唐六典》卷九《中书省》“史馆史官”注云:“后魏并置著作,隶秘书省。北齐因之,代亦谓之史阁,亦谓之史馆。史阁、史馆之名自此有也。故北齐邢子才作诗酬魏收冬夜直史馆是也。” 但史馆与史阁还是有区别的,从邢劭《酬魏收冬夜直史馆诗》推测,魏收曾作《冬夜直史馆诗》,否则邢劭也不会作诗酬对。两首诗均称“史馆”,而不称史阁,这说明“史馆”是正式的官方机构名称。此外,北齐还置有东馆、文林馆,均以馆命名。 史馆又称史阁,馆、阁均为楼[1],二者互通。东汉洛阳宫中有秘阁,收藏图籍。秘阁又称秘馆。《后汉书》卷三十六《贾逵传》云逵为《左传》、《国语》作《解诂》五十一篇献上朝廷,“显宗重其书,写藏秘馆”。同书卷六十下《蔡邕传》载邕上书曰:“臣得以学问特蒙褒异,执事秘馆。”北齐置史馆,且馆中有阁,为收藏图书之所,故又名史阁。 “史阁”似是一种口头称谓,当沿袭北魏。北魏平城宫秘书省有史阁。《魏书》卷四十八《高允传》:“允领秘书典著作,选(刘模)为校书郎。允修撰《国记》,与(模)具辑著,常令模持管钥,每日同入史阁,接膝对筵,属述时事。”这里的“史阁”实即著作局。 北齐史馆置于何年呢?东魏置著作郎,由别职兼任。查诸史籍,未见任何关于史馆的材料。盖因魏齐禅代非常时期,高氏集团同元氏帝室集团政治斗争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魏史撰著难能开展,也不可能置史馆。北齐禅代东魏,情况发生了变化,高洋想在文治武功方面有所建树,提倡修史,于天保元年八月庚寅下诏征集国史资料。曰:“朕以虚寡嗣弘王业,思所以赞扬盛绩,播之万古。虽史官执笔,有闻无坠,犹恐绪言遗美,时或未书。在位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北齐史馆研究论文_0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