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牛羊传染病第一章 传染病防治基础知识第一节 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一、传染的概念1.传染 病原微生物(病原体)侵入动物机体,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而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称为传染过程,简称传染或感染。2.感染的类型 由于动物机体与病原体双方斗争力量的不同,传染过程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后,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但不产生任何疾病症状的感染形式称之为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后,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但不表现或仅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则称为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后,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出现该传染病特有的症状的感染形式,就称为显性传染,或称传染病。(2)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和慢病毒感染 持续性感染是指动物长期持续的感染状态。由于入侵的病毒不能杀死宿主细胞而形成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共生平衡,感染动物可长期或终生带毒,而且常常或反复不定期地向体外排毒,但常缺乏临床症状,或出现与免疫病理反应有关的症状。如疱疹病毒、披膜病毒、副黏病毒与反转录病毒科所属的病毒,常易诱发持续性感染。慢病毒感染,又称长程感染。是指埋伏期长,发病呈进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为转归的病毒感染。其与持续感染的不同点在于疾病过程缓慢,但不断进展且最后常引起死亡。慢病毒有二类:一是反转录病毒科的慢病毒属的病毒,二是亚病毒中的朊病毒。(3)外源性感染和源性感染。(4)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5)单纯感染、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6)典型感染和非典型感染。二、传染病的概念1.传染病 是由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埋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动物机体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缺乏抵抗力或免疫力时,则称为动物对该病原微生物具有易感性,具有易感性的动物常被称之为易感动物。2.传染病的特征(1)由病原体引起 有无病原体是确定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最根本依据。(2)具有传染性 意味着病原体能排出体外,并侵入另一个有易感性的健康畜体引起同样症状的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动物机体的抵抗力,通常由发病率的高低来体现出来。(3)具有流行性 在一定地区和—定时间,传染病能在易感动物群中从个体发病扩展到整个群体感染发病的特性。(4)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作用,机体发生免疫生物学的改变,产生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