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实践几点思考 摘要: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人声”艺术,声乐在表达人类感情时不需要依托任何道具,具有直接性的特点。现阶段,我国高校致力于高质量声乐教学的讨论,正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以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存在着相关问题丞待解决。鉴于此,本文就目前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浅要分析,然后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给出相关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灵感。 关键词:声乐教学;高校;进展;教育 目前,很多高校的声乐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课堂上基本上是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老师意见不断纠正错误,这种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教学成效,但却也存在很多问题。只关注教学成果的教学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歌唱潜能,也无法让学生持续保持积极状态进行有感情的歌唱,从而导致教学效果总是与教学理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满足高校学生在时代进展中的多样化需求,老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创新,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真正培育优秀的声乐人才。 一、目前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常见问题 (一)没有清楚的教学目标。高校声乐教学是为了培育全面型的高质量声乐人才,老师在实施具体教学前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都能取得最大的收获。一般而言,老师在声乐课堂上需对学生的发声方法、气息控制、作品分析、演唱状态、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养和舞台表现力,为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有部分老师并未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引起足够重视,课堂上偏重于对学生发声技巧的训练,而忽视了培育驾驭作品的能力,对作品的情感和音乐审美分析不到位,导致学生无法全心投入、享受声乐演唱的乐趣,无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老师在没有清楚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只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临时安排学习内容,教学思路凌乱的教学,不利于学生取得阶段性的进步,也无法高效提升学生的声乐综合素养。(二)教学方式陈旧。现代高校教学课堂还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实行“口口相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会通过老师不断示范、学生不断模仿的方式进行纠正。对于歌唱位置、情绪表达等方面,老师常喜爱让学生自己“意会”,而不是通过科学理论去分析讲解,导致学生常常感觉一知半解,掌握不准什么样的歌唱方式才能产生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