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监管人员继续教育体制建立 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涵及建立其体系的必要性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将“教学管理队伍”定义为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专职管理人员、院(系、部)主任、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等。其 A 级标准为“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养高,服务意识强”。它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个人素养具有适应管理工作的德才结构和从事管理工作必须的业务水平,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调控等多方面的能力,还应有理论和学术水平。继续教育正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养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继续教育的定义是:“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因此,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可理解为,根据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高校在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进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所实施的促进其专业进展的学历性和非学历性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包含三个层次:第一,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应该是在职教学管理人员;第二,继续教育的形式是多元体的集合;第三,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专业进展。 (一)促进社会经济进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继续教育是对各类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扩展的教育,是一个推广新理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平台。继续教育对促进经济进展,提高国民素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进展纲要》中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进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鲜亮指出要“进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通过继续教育,转变观念、优化管理者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养,是适应高校改革和进展的必定选择。 (二)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进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内部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学科进展、教育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这也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大学教育主体的老师和学生,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建设一支综合素养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培育高素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养。 (三)推动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进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