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讨论 摘要: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高需求,部分职业院校建立了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系。在对二级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中的不足与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于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讨论分析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 一、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概述 学院以及部分职能部门是高职院校的一级管理机构,以系部为单位的则是高职院校的二级管理机构,通过特定的管理机制,实施教学管理运行模式。学院需明确系部权利职责,保证各个系部之间权利职责对等,对办学机制能够相应理顺,从而能够突出系部在其中发挥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二级教学管理效能,并在此基础上,促使高职院校的系部能够成为学院权力中心。另外,站在此角度来看,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与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一级管理模式,假如相应的管理规模较小的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中间环节,有效地提高各部门的执行效率。但是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一级管理模式已经很显然不能够适应现如今的教育进展潮流,如若再实施一级管理模式,其中的不足与问题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并且还会降低工作效率[1]。 二、高职院校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高。职院校在实施院系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的过程中,权利的分配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也属于目前二级教学管理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从具体方面来看,高职院校在实施二级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时,学院内部的各个部门与系部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如,权利的划分,责任与义务的划分等各项划分并不明确。部分高职院校的一级教学管理部门大都占据权利的中心地位,依旧掌握学院的各项政策决定,并没有将学院的权利进行合理下放,导致二级教学管理部门缺乏工作热情,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学院还存在部分权利职责重叠,两个部门共同管理的情况。如,针对人才引进方面,通常应该属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科以及系部都在针对此问题进行共同管理,导致二级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降低[2]。2.信息化水平低。社会的高速进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教育行业为了能够适应时代进展的需求,大部分高职院校逐渐趋向信息化方向进展,创办各项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