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宪法教学与实践探究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突出宪法至上地位,体现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发挥宪法重要作用,把宪法摆在法治建设的首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弘扬宪法精神。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1]。”高职院校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法治建设的重任,学习宪法,尊重宪法权威,践行宪法,树立宪法信仰同样是新时代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和担当的使命。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是对高职学生进行宪法教育的主要群体,利用学校、社会资源展开教学和实践,增强大学生宪法意识,引导大学生坚定不移做宪法的信仰者、实践者和捍卫者。 1 加强宪法知识教育及增强宪法意识 针对高职大学生对宪法知识的了解程度,随机选取 240 名所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对问题“您有没有了解过宪法的内容”的调查结果为:完整读过宪法占 2%,只有 5 人完整读过宪法文本。读过部分宪法占 25%。没有读过宪法,也没有关注过宪法新闻占 15%。有关注过宪法,看过相关新闻占 67%。从数据可以看出高职大学生对宪法文本的了解程度比较低,仅个别学生关注度比较高。大多数仅仅是关注相关新闻报道,而不是对文本的深化解读和学习。可见,高职大学生宪法知识薄弱,宪法意识缺失,需要加强对高职大学生宪法知识的宣传和宪法意识的培育。1.1 了解宪法进展历程来把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在此之前的宪法探究和实践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是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巩固新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在 1982 年宪法的基础上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进行修订,自颁布以来,一共修改过 5 次,分别是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24年、2024 年。宪法的修订历程见证了国家进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彰显了国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智慧担当。大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的进展历程,深刻领悟宪法对国家建设、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保障,从历史进展的角度体会宪法时代特征以及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信仰宪法。1.2 学习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在调查问卷中针对问题“您对宪法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是否了解”的结果显示:很了解占 2.7%,只有 6 位学生。了解一部分占 58%,了解很少占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