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老师项目课程改革论文 一、项目课程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 1.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项目教学改革将完全改变老师多年的教学习惯,如同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一样,另外,老师在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如现成的课标、开发手册或实施手册等,老师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面对这种改变和压力,必定会增加老师的心理压力。在此过程中,老师需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以迎接挑战。 2.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和组织能力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导,课前由学生自行完成分组,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分组,以免给项目教学实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分组名单拟定后,老师向学生提供项目任务,各组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项目任务讨论项目计划,完成人员分工及项目进度安排,填写自主学习实施计划表。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制定项目计划,指导组长根据能力差异合理分工。项目实施阶段,组内成员根据实施计划,分工完成绘图,老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资料查询并开展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及时掌握学生开展学习的情况,及时地作出有针对性地指导,并根据各组实施情况,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实施计划,并组织组内研讨活动。项目总结阶段,老师组织指导学生整理项目资料,形成项目总结报告,并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由此可见,项目课程的实施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和组织能力。 3.要求老师具备较强的交往合作及沟通能力 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离不开老师与课程专家、企业专家的联系与合作,高职老师应该根据课程专家提出的改革方向,结合自己学校自己专业实际对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积极地与专家沟通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尽量避开走弯路,节约开发时间,保证课程开发质量。其次,项目课程开发初期,老师必须下企业调研,与企业专家沟通,寻找真实的教学项目,并邀请专家参加讨论课程目标,形成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项目课程标准。由此可见,整个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老师需具备较强的交往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老师参加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 高职老师同意参加课程改革,大部分老师能积极参加项目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来,但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老师会因为个人经验、个人能力、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倦怠现象。具体状况如下: 1.高职老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等院校,长期在学科课程的熏陶中成长,他们已经习惯于学科课程模式,缺乏系统的职业教育理论学习。以致于大部分高职老师对项目课程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