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实验教学与考核讨论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已有针对药物分析进行实验教学和考核改革[1-5]的相关讨论,也有关于岗位需求的教学改革[6-7],然而尚无针对基于岗位需求下的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的实验教学与考核的改革,从而使培育出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的进展,直接影响药学专业人才培育的质量。 关键词:岗位需求;实验教学与考核;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中也指出,要加强全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升老师教学技能,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育模式,积极探究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推动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进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基于岗位需求对高职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和考核进行改革,对我院药学专业的进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培育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必须的、有效的载体,对教学理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扩大本课程的影响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我院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现状及问题 药物分析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讨论和进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对确保人民群众使用高质、安全、有效和稳定的药品有着重要意义[8]。1.教学模式现状分析。我院药物分析实验是老师依据实验教学计划,安排实验内容,在实验前由老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根据老师的讲解进行操作。若实验中出现问题,学生很少独立分析原因,大多找老师,让老师帮助解决完成。不利于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育。2.教学内容分析。在教学内容上,多为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几乎没有,这样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随着分析方法的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与实际药检任务严重脱节,同时,实验内容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次,受我院经费、实验场地、仪器设备及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往往未严格根据《中国药典》的方法进行分析,实际工作中常用的检测仪器又贵又少,如:HPLC、GC 等,甚至部分常用检测仪器尚未购买,如:AAS、液-质联用仪等。因此,即使是拥有的仪器也只能给学生介绍、观看而已,学生不能动手用,因忽视与药检所、药厂、医药公司、医院药房等药品检验岗位的紧密联系,从而使培育出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岗位的需求,学生的职业能力滞后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