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做时间忠实的朋友,时间实在不断的流逝,我们也不能一直在原地踏步,要勇敢的做自己,做一个勇敢的前行者,接下来我将给大家带来一篇文章,希望大家都可以勇往直前。 费时一周,终于读完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对于这本书,许多人都有很多精彩的点评,我也是因为看到了各类推介而专门找来看的。在我看来,书中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所谓成功,就是要抛却一切一步登天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认清现实,认清自己,不断学习日积月累的过程。 正如李笑来在书中所引用的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所言,大多数人对其自身的满意度从 15 岁左右开始持续下降,从这时一直到 45 岁的三十年间,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进而开始在所谓的理想和扭曲的现实中拼斗、挣扎,对现状的强烈不满造成了自己内心的浮躁,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急于摆脱现状、急于成功成了迫切需求。 然而,要想摆脱这种困境,着实不易。首先就必须认清现实并接受,每一个人都要明白速成绝无可能、完美永不存在,而现状却是无法马上摆脱的,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与其因为自苦而陷入顾影自怜的境地,浪费精力与时间,不如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摆脱困境的方法:和时间做朋友,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 所谓正确的事,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学会思考、认清自己,做一个不自卑、不自负、不盲从、不恐惧,内心强大的人。 人生在世,愿望中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和感觉中的自己总是很难做到相等同步,于是,生活中就充满了这样或那样的扭曲:感觉中的自己和愿望中的自己差距太大,便会自卑,感觉中的自己脱离了真实的自己,便容易自负,而无论自卑还是自负,都不是一个追求进步的人所应该拥有的。 要真正的认清自己,撕去自己给自己贴上的各类标签、学会思考是不二法门。在这个崇尚个性的社会中,人们常常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贴上各类标签: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向往希望。然而,随着自己的不断成长,大多数人会发现,标签并不能让我们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反而容易观察到偏倚、感受到禁锢、体会到差距、意识到失望。因此,学会自我管理,直面各类困难,用手中的笔及时记录下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在日常中积累,在积累中思考,在思考中进步。认清现实而又不满腹埋怨,了解自我而又能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