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03讲 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

第03讲 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_第1页
1/28
第03讲 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_第2页
2/28
第03讲 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_第3页
3/28
专题二 古代诗文阅读第 03 讲 表现手法01 模拟基础练【题型一】基础选择【题型二】诗句赏析02 真题实战练 03 重难创新练题型一 基础选择1.(2024·四川雅安·三模)下列关于这首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A.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使得全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作者运用拟人,化动为静,描写了潼关的险峻,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为全曲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 1 / 2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诗句赏析。B.“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意为: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作者化静为动,描写了潼关的险峻,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不是“化动为静”;故选 B。2.(2024·辽宁大连·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甲]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浣溪沙南唐·李璟①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容光②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③远,小楼吹彻④玉笙寒。簌簌泪珠多少恨,倚阑干。[注释]① 李璟;南唐第二位皇帝,在位时国家内忧外患。②容光:美好的时光。③鸡塞:即鸡鹿塞,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内。④吹彻:吹到最后一曲。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词画线句中,“转”“低”描绘了月光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明作者难以入睡。本句既写月也写人。B.乙词画线句中,“销”“残”写出荷的衰败凋零,与萧瑟的“西风”一起,渲染出“愁”的气氛,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C.甲乙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03讲 表现手法(练习)(解析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冬哥小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学术资料交流学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