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摘要:在继承前人翻译理论成果并总结自己多年翻译实践经验的根底上,许渊冲提出了深化、等化和浅化的“三化”翻译方法论。本文通过分析“三化论”在谢琳薇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应用,揭示了“三化论”以其独特的灵活有用的风格,适合儿童文学翻译。将“三化论”运用于儿童文学翻译中,可以充分发挥译语优势,跨越两种语言文化差异,使译文以一種喜闻乐见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小读者产生感染力和吸引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关键词:“三化论”;儿童文学翻译;应用在孩子们成长阶段,儿童文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教育功能,是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儿童文学是指符合儿童年龄特征、适于儿童阅览、对儿童健康成长有益的文学作品。[1]〔P43〕儿童文学属于文学范畴,具备文学的普遍特征,又有别于其它文学。儿童文学作品面对小朋友,必须考虑小朋友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不及成人,儿童文学总是语言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融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儿童文学译作也是面对小朋友,必须满足译文小读者的要求。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加之儿童文学翻译的特别性,在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译者应采纳恰当的方法,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本文将通过谢琳薇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分析“三化论”在儿童文学翻译中的指导作用。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所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英国经典儿童文学名著,自 1865 年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历经百年而不衰,被译成 120 多种语言在多国出版。小说讲述小姑娘爱丽丝在梦境中偶然进入一个奇幻之地,遇见了许多光怪陆离的事物。在奇妙的探险之旅中,她逐渐发现自我,不断地成长。故事寓深刻哲理于怪诞离奇情节之中,而且充满童趣。一、“三化论”许渊冲在长期的文学翻译生涯中,既借鉴前辈译论成果,又自己翻译实践经验,在此根底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即“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一译论承继并开展了前辈的理论成果,堪称当今世界最进步的文学译论。[4]〔P466〕这一译论中的“化”即指“三化”翻译方法论,是许渊冲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手段。许渊冲指出,翻译乃至能被称作“化学”,是把原语转化成目的语的艺术,方法至少有三种,一是“等化”,二是“浅化”,三是“深化”,都能施展目标语的长处。[5]〔P11〕等化,是一个通过转换表达角度或方式使译文与原文形成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