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坚持 以学生为本 的办学思想,继续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基础,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文明行为的养成为重点,全面深化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全面关怀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深化学习德育课程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校园文化及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责任感、文明意识、耐挫能力和创新精神,塑造我校学生新世纪新少年的新形象。二、德育工作重点:(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学校德队的队伍建设,做到全员育人。1、完善管理网络。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学校教导处操作执行,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2、优化骨干队伍。点抓好班主任队、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少先队员导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配、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班主任三项基本功竞赛。建立稳定、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激励措施,在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岗位职责法律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对优秀班主任倾斜。3、建立育人体系。老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育高素养的人才必须有高素养的老师,老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学校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法规、德育文件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要使全体老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真正成为德育管理者,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深化讨论,拓宽思路,加强德育的思想建设。本学期,重点引导老师关注学校、关注班级、关注同事、关注学生。在以下几个层面上形成共识:A 集体和睦相处: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B 人人有权参加:每个人都是学习、生活的主人,人人都应参加;C 共同互助合作:个人问题也是大家的问题,只有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才能解决问题;D 满足不同需求:教育不是要筛选人、放弃人...